找到相关内容91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义理(3)

    :是依于身根,而缘取触境的心识。  前识只是各别缘取各自的境界,产生单纯的感觉作用,本身并没有认识、分别对境的功用,而必须与第六意识共同起,才能了别境界,所以,前识又称为“各别境识”。  第六、意识:以第七末那识为所依,以一切诸法为所缘的心识。意识可分为与前识并生的“意识”及单独产生的“独头意识”两种。其它识仅能缘现在法,只有第六意识能遍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一切诸法。所以,意识又称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447721.html
  • 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

    识相分为见分,而第六意识,即以相续识,对外随事攀缘,分别六尘,计我,我所,种种妄执,转计转深,见爱烦恼,不断增长,苦境日深。而前识原来无执,却受意识所操纵,因此即受六尘所缚,堕于六道之中,不得...攀缘不断。永无了期。  有情经以上步作用,意识又结合前识,世界假象遂告成立。观《起信论》所言,“三细六粗”的开展以及“末那步作用”由法身演成人身由法界演成世界,其中有三个关键, 一是意识的分别...

    唐普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247932.html
  • 识蕴

    能依所依俱时而有的意思。前识的有所依,决定有四种:[1]同境依,就是眼等色根。这色根与眼等识同取现境,即眼识依眼根同取色境,乃至身识依身根同取触境,所以得名同境依。[2]分别依,即第六意识。眼等识,只有自性分别,缘境的时候,不能明了分别,深取所缘相,必由意识助令识明了取境,故第六意识,是前识的分别依。[3]染净依,即第七识。识的行相浅,没有计执,所以识本身无染,由受第七识的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448279.html
  • 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要义

    意言境(意识所缘名言概念,(除意识、定中意识一分))所现之像的内缘为所缘境。  其所缘的自体是令心不散乱而所生起的相名为住。心无乱即对于外、上、内等三种所缘的境在缘虑客观事物时,随其所缘而内心不...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要义  一. 序言   学习目的   世尊于菩提树下顺逆观十二缘起而睹明星成正觉以后,自波罗奈国鹿野苑为阿若。憍陈如等比丘初转四谛法轮,直至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灭度之间,所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90.html
  • 唯识论的价值

    中,二是存在于识(包括第六识中的意识)的相分中。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世界,后者是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质现象。  A、物质世界的存在。  如上所说,物质世界(器世间)存在于众生第八识的相分中,但第八...科学成就和文明进步。而这种分歧和对立,唯识学的理论能予以消弭。唯识学的认识论,对识的现量认识和意识的比量认识都予以充分肯定,认为它们可以是正确的。而对现量和比量肯定的基础,就是对实法和假法实在性的肯定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3849694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1)

    起一种净慧,不受六尘缠缚,是谓直觉机。此中但须细辨。一者事事排遣;蔽聪塞明;此堕无记,适与直觉相反;最不足取。二者昭昭灵灵,不落分别;此只“意识”现量,非直觉正旨所在;尚不足贵。三者一切皆空,心常...至家分灯而益发达;此固达摩预有悬记者也。   佛性之发明于心,徒恃自力难以实现。依教练习,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,犹为法尘分别影事。但湛寂之极,得离意识以见真空;佛性虽未遽显,却有活跃之机。当此之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2.html
  • 音声持名入定可行性之探讨

    寻伺功能,因为与识俱起的意识具有寻伺之故,方有此错觉。  肆、寻伺与定的关系  一、定之特性  欲了解寻伺与定之关系之前,须先了解定的结构。对定的分类,依不同的教典有不同的讲法,有的将定粗分为四禅...。领受声已,若有希望后时方出。……《杂集论》说等引位中识无者,依多分说。   依上文所说,《成唯识论》显然认为《杂集论》之定中无识之见解是不恰当的,定中是允许部分识(至少是耳识)与定中意识起。...

    大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45094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变质禅法之批判及对禅宗之肯定

    迥脱根尘。依唯识学,这只是意识的有漏现量,没有随念分别,计度分别而已。正如《圆觉经》所说:“犹如眼根,晓了前境,得无憎爱。”’[59]   其实,这是止一切意识运作而不起分别的(定)无分别,这是偏于...重心,而一味偏向‘胜解作意’的假想,则不但不得涅槃实相,更会模糊佛法的真谛。从彰显佛法不共世间的‘真实义’禅,到矫正‘胜解作意’增盛的偏差走向,导师据此以批判变质的宗门禅法。  、修道次第升进。佛法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357495.html
  • 大乘唯识学派的位百法

    作用,如果没有意识参与这一过程,则眼等诸识也不能生起。如前识同时生起了别作用,则意识也相应同时参与,所以意识又称为意识。   然而,意识有时会独自生起思量审虑的作用,而并不与前识一起生起,这时...,意识较为特殊。意识依意根缘法境生了别。据唯识学派所说,意根即为第七末那识。意识所缘对象,为一切法。因此第六意识必然参与眼等识之活动,即眼等识在摄取色等外境,生起眼识,产生了别作用时,意识必定参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965107.html
  • 唯识宗略说(2)

    。  前识是以根: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为所依,而以境:色境、声境、香境、味境、触境为所缘,这是人体种感觉器官的基本作用。这识之中的任何一识发生作用,都必须有"意识"与之同时起,由意识来帮助前识发生认识了别的功能。意识,是我人心理活动的中心,不但随时与前识同时起,并且在前识休息的时候,还独自在思索、回忆、想象,甚至睡觉时亦发生作用。意识与前识共起时,叫做意识;单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068376.html